零星地散佈在原野

2016082510:20
松江的“醉白池”是上海的又一處著名園林。它最初是宋代松江進士朱之純的私家宅院,名叫“穀陽園”。園名的意思是說,這是陸機、陸雲家鄉的名園。因為陸機曾有詩說"仿佛穀水陽",說自己的家鄉在穀水之陽。朱之純是以名人名句來命名宅園的。後來,它又被明末著名書畫家、禮部尚書董其昌所擁有,並在此基礎上,增建了“四面廳”、“疑航”等建築,並更名為“醉白池”。“醉白池”之意,有兩種解讀。一種說法是,董其昌想像如果李白再世,看到此園,一定會陶醉而忘歸;還有一種說法是,園主人十分崇拜白居易,對他的詩歌非常迷醉,遂有此名。到了清康熙年間,著名畫家顧大申將其列為私人別墅加以修建,他以一個長方形荷花池為主體,以不規則對稱等園藝手法構建池岸,池上的“水上草堂”橫跨水上,周邊輔以假山、奇石、竹梅等,突出了江南水鄉的特色。駐足“醉白池”,遙想當年松江進士朱之純,他絕對不會想到,“穀陽園”會變成“醉白池”,園林也不再姓“朱”了。

現在的豫園和醉白池,就像兩顆璀璨的明珠,鑲嵌在上海的大地上,熠熠生輝,它那滄桑的歷史已然成為了過去!豫園、醉白池的興衰歷史,讓人唏噓感歎。我想,一座園林的興衰史,其實也是一個家族,一個國家的興衰史。我們為自己能生活在今天這樣的一個盛世而慶倖!



有一條河流,它由嶺南的大庾嶺逶迤而來,劈山破岩,一路向北,浩浩蕩蕩,縱貫江西全境,最後注入鄱陽湖,它就是贛江。在贛江的中游,有一座美麗的城市——吉安,古稱廬陵,吉州。這是一座有著千年榮耀的文化古城,也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。

在東晉鹹康八年(342年)之前,這裏還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,幾處小小的村莊,丘陵之間。由於這裏河汊眾多,塘坑密佈,加之緊鄰贛江,村民便利用這裏獨特的地理條件,亦耕亦漁,亦農亦商,日子過得平靜而自由。但這種逍遙自在的日子,就在東晉鹹康八年,被徹底打亂了。太守孔倫,慧眼識珠,他看中了這裏優越的地理條件,於是決定把廬陵縣衙,從吉水的石陽搬到了這裏——孔家灣。從此,這裏開始熱鬧起來了,人口急劇膨脹,房子也越建越多,越建越漂亮了。由於舊城規模較小,難以容納急劇增加的城市人口,於是,廬陵郡治所,先是在隋開皇十年(590年)由孔家灣遷至城西的趙公塘,後又在唐永淳元年(682年)遷至城北的北門街。至此,廬陵郡治所已經三易其址,蓋因其發展使然。